言情小说连载
《月下重逢的古诗句》中的人物李思彤李若依拥有超高的人收获不少粉作为一部言情小“小萝卜103”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不做以下是《月下重逢的古诗句》内容概括:人物介绍:古代公主李若现代学生李思彤大纲概括:图书馆闭馆李思彤重逢消失的李若依——来自古代李国的公若依带着战乱记忆与在李思彤帮助下适应现代生见识电灯、电梯、微波炉等新奇事两人渐生羁若依在课堂、档案馆发现与自己相关的历史遗决心用现代知识记录故国真实历月圆之她借莲花虚影重返过留下载有民间食录与粮价数据的信三年考古发现她带回的现代记文化墙上也留下她...
人物介绍:古代公主李若依,现代学生李思彤大纲概括:图书馆闭馆夜,
李思彤重逢消失的李若依——来自古代李国的公主。若依带着战乱记忆与伤,
在李思彤帮助下适应现代生活,见识电灯、电梯、微波炉等新奇事物,两人渐生羁绊。
若依在课堂、档案馆发现与自己相关的历史遗存,决心用现代知识记录故国真实历史。
月圆之夜,她借莲花虚影重返过去,留下载有民间食录与粮价数据的信物。三年后,
考古发现她带回的现代记录,文化墙上也留下她的刻字。每逢月圆,古籍区似有翻书声,
见证跨越时空的情谊与历史记忆的传承。图书馆闭馆的铃声像一串被拉长的银铃,
在空旷的走廊里荡开余韵。李思彤抱着三册《元史辑注》,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烫金书脊,
冰凉的触感让她打了个轻颤。走廊顶灯以三秒一盏的速度次第熄灭,
唯有四楼文化墙那片区域始终浸在月光里,像被时光遗忘的琥珀。她停在楼梯转角,
习惯性望向那行刻在木质墙面上的字迹。月光透过双层玻璃,在“月圆之秋,
千载悠悠”八个字上流淌,仿佛能听见墨迹干涸时的轻响。
自李若依消失后的第三个月圆夜起,这里成了她每日告别图书馆前的最后一站。“姐姐。
”一声轻唤裹着月光落在耳畔,像初春融雪滴落檐角的声音。李思彤浑身一僵,
怀里的书册险些滑落——这声音,她在无数个深夜对着玉佩默念过。转身时,
她看见李若依站在文化墙下,淡粉色襦裙的裙摆沾着暗褐色的污渍,交领处撕裂了一道细缝,
露出里面月白色的中衣。她手里的素色包袱用麻绳捆得歪歪扭扭,
几缕散落的发丝粘在汗湿的额角,唯有那双杏眼依旧清亮,只是此刻盛满了惊惶,
像迷路的幼鹿。“你……”李思彤的声音卡在喉咙里,指尖捏得书脊发疼。
她分明看着李若依走进那朵莲花虚影,看着白光将她的身影吞没,
就像看着一滴墨溶进清水里。李若依快步上前,裙摆扫过地板发出细碎的声响。
她走到离李思彤三步远的地方停下,包袱从臂弯滑落,露出里面半块干硬的麦饼。
“我回去了,姐姐。”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尾音微微发颤,“可宫门都烧塌了,
侍卫的甲胄在火里噼啪响,我喊父皇,喊母后,只有黑烟往嘴里灌……”她突然蹲下身,
抱住膝盖呜咽起来。襦裙上的缠枝莲纹样在月光下起伏,像被狂风揉皱的湖面。
李思彤这才发现,她手腕上有道未愈合的伤口,暗红色的血渍浸透了绷带,
与银镯子磨出的亮痕形成刺目的对比。“先起来。”李思彤放下书,伸手去扶她。
指尖触到李若依的肩膀时,感觉到她正在剧烈颤抖,像寒风里的枯叶。“地上凉。
”李若依抬起头,睫毛上挂着泪珠,在月光下闪成碎钻。“他们说父皇殉国了,
母后……”她咬着下唇摇头,“我趁乱从密道逃出来,躲在山神庙里等月亮。老和尚说,
月满则亏,盈则食,唯有十五的圆月能引旧路。”她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层层打开,
里面是半块烧焦的莲形糕饼,“这是出宫前母后塞给我的,
她说……”话未说完便被哽咽截断。李思彤看着那块边缘焦黑的糕饼,
忽然想起李若依曾说过,李国皇室的点心总要做成莲花形状,取“步步生莲”之意。
走廊尽头的应急灯突然闪烁起来,橙黄色的光在两人脸上明明灭灭。
李思彤握紧李若依冰凉的手:“跟我回家。”李思彤的公寓在老城区的六楼,没有电梯。
李若依扶着斑驳的楼梯扶手,每走一步都要低头看一眼脚下的水泥台阶,
像在辨认陌生的土地。她的襦裙下摆扫过积灰的转角平台,扬起细小的尘埃,
在窗外透进的月光里翻滚。“到了。”李思彤掏出钥匙时,听见身后传来轻响。
回头看见李若依正踮脚打量楼梯间的声控灯,裙摆勾在生锈的铁栏杆上,
扯出一道更长的口子。“别动。”李思彤走过去解开丝线,
指尖触到那片绣了三个月形纹的布料,
忽然想起博物馆里展出的李国服饰残片——据说那是公主特有的纹样。
“这裙子……”“母后亲手绣的。”李若依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声音低了下去,
“正月十五的月亮,三月初三的月亮,还有……我生辰那天的月亮。”开门的瞬间,
李若依下意识后退半步,盯着转动的门锁发出“呀”的轻呼。客厅的感应灯应声亮起时,
她更是惊得捂住嘴,眼睛瞪得圆圆的:“这灯……会自己亮?”李思彤换鞋时,
看见她正对着鞋柜上的穿衣镜发呆。镜中的李若依鬓发凌乱,襦裙沾着泥污,
却难掩眉眼间的清丽,像幅被雨水打湿的工笔画。“先洗把脸。”李思彤指着卫生间,
“里面有镜子,还有能出热水的铜壶。”她特意用了“铜壶”这个词。果然,
李若依听见后眼睛一亮,提着裙摆快步走进去,却在看到马桶时发出短促的惊叫。
李思彤赶到时,正看见她对着自动开盖的马桶连连后退,
嘴里念叨着:“此物好生怪异……”折腾了近十分钟,
李若依才弄懂热水器和抽水马桶的用法。当温热的水流从花洒涌出时,
卫生间里传来她惊喜的呼喊:“姐姐!这雨能自己从头顶下来!”李思彤靠在门框上笑,
忽然听见手机震动。是赵婷发来的消息:“刚在图书馆看到你的书没拿,
是不是又带哪个小学妹回寝了?”她回了个“笑脸”表情,
抬头看见卫生间的磨砂玻璃上映出李若依的影子,正踮脚去够挂在墙上的浴巾,
像只笨拙的小兽。李若依裹着李思彤的珊瑚绒睡衣出来时,显得格外娇小。
过长的袖子堆在手腕上,露出那道还在渗血的伤口。她坐在沙发边缘,背脊挺得笔直,
双手规矩地放在膝头,眼神却忍不住瞟向茶几上的遥控器,像只好奇的猫。“疼吗?
”李思彤拿着医药箱走过去,棉签蘸碘伏时,李若依瑟缩了一下,却咬着唇没作声。
“怎么弄的?”“密道里的石头划的。”她看着碘伏在伤口上泛起白沫,忽然问,
“这是什么药?比宫里的金疮药好用。”“碘伏。”李思彤用纱布缠好她的手腕,“能杀菌。
”“杀菌?”李若依歪头,“是像晒谷场那样,把菌子杀掉吗?”李思彤被她逗笑,
起身去厨房:“饿了吧?给你做番茄鸡蛋面。”厨房传来抽油烟机的轰鸣时,
李若依蹑手蹑脚地跟过来,隔着玻璃门往里望。当鸡蛋在油锅里炸开金黄的花,
她发出小声的惊叹;当番茄被炒出红艳的汤汁,她又忍不住凑近了些,
鼻尖几乎要贴在玻璃上。“小心烫。”李思彤端着面出来时,看见她正踮脚研究微波炉,
手指悬在启动键上方不敢按。“这个要先按启动,再调时间……”话没说完,
李若依已经按了启动键。微波炉突然转动起来,发出嗡嗡的声响,吓得她猛地后退,
撞在餐桌腿上,疼得“嘶”了一声。李思彤扶她坐下,把筷子塞进她手里。“快吃吧,
凉了就不好吃了。”李若依握着筷子的手有些僵硬,显然不习惯这种细长的餐具。
她夹起一根面条,颤颤巍巍地送进嘴里,
眼睛突然睁大了——番茄的酸甜混着鸡蛋的醇香在舌尖漫开,
比宫里宴席上的龙凤呈祥面更合心意。“好吃。”她含糊地说,又夹起一大筷子,
脸颊鼓鼓的像只塞满食物的松鼠。吃到一半,她忽然抬头,
面条的热气在她鼻尖凝成细小的水珠:“姐姐,你们这里的厨子都这么厉害吗?
”李思彤看着她沾了汤汁的嘴角,递过纸巾:“不是厨子,是我做的。
”李若依的眼睛亮起来:“那你能教我吗?等我回去了,做给……”她顿住,筷子停在半空,
眼眶慢慢红了。窗外的月光移过餐桌,在李若依的手背上投下淡淡的影子。
李思彤轻轻说:“先吃碗面,凉了就坨了。”深夜的公寓格外安静,
只有冰箱的嗡鸣和窗外的虫鸣。李若依躺在客房的床上,瞪着天花板上的吊灯,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腕上的纱布。这间屋子比她的寝宫小得多,
却有种奇异的安宁——没有宫女彻夜不息的脚步声,没有奏折翻动的沙沙声,
只有空调送出的暖风,像母亲的手轻轻拂过脸颊。她悄悄爬起来,赤着脚走到客厅。
月光从阳台的落地窗淌进来,在地板上织出银色的网。李思彤的房门虚掩着,
透出暖黄的灯光,隐约能听见键盘敲击的轻响。李若依踮脚走过去,看见李思彤坐在电脑前,
屏幕的蓝光映亮她专注的侧脸。她正对着一份表格皱眉,指尖在键盘上跳跃,
像在弹奏某种奇特的乐器。桌角堆着几本厚厚的书,封面上的字她大多不认识,
只认得其中一本的书名——《李国史研究》。“睡不着?”李思彤突然回头,
吓了李若依一跳。她手里拿着个小巧的本子,封面上画着朵樱花,“给你找了本画册,
睡不着可以看看。”李若依接过本子,指尖触到光滑的纸页时轻轻一颤。
里面印着各种颜色的花,有她认识的牡丹、芍药,也有她从未见过的郁金香、薰衣草。
翻到最后一页,她突然停住——那是张粉白色的樱花照片,花瓣像雪一样落在青石板上,
和李思彤说过的“会拍照的盒子”里的景象一模一样。“喜欢?”李思彤递过一支笔,
“可以在上面写字。”李若依握着那支塑料外壳的笔,感觉比宫里的狼毫笔轻得多。
她犹豫了很久,在樱花照片旁写下两个娟秀的小字:“若依”。简体字写得有些生涩,
像刚学写字的孩童。“我教你认简体字吧。”李思彤指着“若”字,“这个字念ruò,
和你的名字一样。”那个夜晚,她们坐在月光里,一个教,一个学。李思彤的声音很轻,
像飘落的樱花瓣;李若依学得很认真,睫毛上沾着月光,像栖着细碎的星子。
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李若依才趴在桌上睡着,手里还攥着那本樱花画册,嘴角微微上扬,
像是做了个甜美的梦。第二天一早,李思彤被厨房的响动惊醒。她冲出卧室时,
看见李若依正站在灶台前,对着电热水壶手足无措——壶盖被她拧下来放在一边,
壶嘴对着杯子,却怎么也倒不出水。“要先按开关加热。”李思彤走过去按下按钮,
“等灯变绿了才能喝。”李若依看着亮起的红灯,小声问:“这铁壶不用生火吗?”“不用。
”李思彤给她倒了杯温水,“我们叫它电热水壶。”早餐是楼下包子铺买的豆沙包。
李若依咬了一口,豆沙的甜香在嘴里散开,她忽然眼睛一亮:“比宫里的桂花糕还甜!
”她吃得极快,嘴角沾着豆沙,像只偷喝了蜜的猫。“今天带你去买衣服。
”李思彤擦掉她嘴角的豆沙,“总穿我的睡衣不像话。”李若依低头看了看身上宽大的T恤,
又摸了摸牛仔裤的口袋,好奇地问:“这种裤子两边都有袋子,能装好多东西呢。
”她从左边口袋掏出块昨天剩下的麦饼,又从右边口袋摸出颗小石子,“你看,
我装了路上捡的石头。”那颗石子是她今早下楼时捡的,上面有个天然的月牙形凹陷,
像极了李国的国徽。李思彤看着那颗灰扑扑的石子,
忽然想起博物馆展柜里的李国玉玺——据说上面刻着相同的月牙纹。
商场里的音乐像流水一样淌过每个角落。李若依紧紧攥着李思彤的手,眼睛瞪得圆圆的,
看着自动扶梯把人从一楼送到二楼,惊得说不出话。“这梯子……会自己动?”“嗯,
叫自动扶梯。”李思彤牵着她站稳,“抓好扶手。”李若依小心翼翼地踩着梯级,
眼睛却被旁边店铺的橱窗吸住了——那里挂着件淡蓝色的连衣裙,领口绣着细碎的白花,
像极了李国湖边的鸢尾。“喜欢?”李思彤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李若依点点头,
又摇摇头:“会不会太贵了?我……我没带钱。”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
那里本该挂着装碎银的荷包,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腰带。“我请你。
”李思彤拉着她走进店铺。店员笑着迎上来:“两位看看新款?
”当她的目光落在李若依身上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掩饰过去,
“这位小姐气质真好,穿这件肯定好看。”李若依走进试衣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