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数字幽灵
⽩板上贴着⼏张现场照⽚: 扭曲的⼫体、 空旷的房间、 那封打印的遗书 ,以及最后被单独放⼤的、 装着“L.W.”钢笔的物证袋。
每⼀个图像都像⼀块冰冷的拼图 ,但它们之间缺少必要的连接 ,显得突兀⽽孤⽴。
“法医初步报告出来了。”
⼩李将⼏页⽂件分发下去,“死亡时间推断为凌晨六点到六点半之间,与⽬击者报案时间吻合。
死因是⾼空坠落导致的颅脑损伤和多脏器破裂,没有发现其他可疑外伤。
死者体内⽆酒精,常规毒检呈阴性,但⾎液样本⾥检测出⼀种微量的、成分复杂的药物残留,具体是什么,药理科还在分析,需要时间。”
张建国的⼿指在桌上轻轻敲击着,⽬光依旧停留在⽩板上那⽀钢笔的照⽚上。
“微量药物……”他低声重复,这或许只是巧合,或许会是解开⼀切的钥匙。
⼀个决意赴死的⼈,会在死前服⽤某种特殊的药物吗?
“技术队的报告呢?”
他抬起头,看向负责⽹络侦查的警员。
“报告在这⾥,张队。”
⽹警⼩王推了推眼镜,打开了投影仪。
“我们对死者陈森的笔记本电脑和⼿机进⾏了数据恢复。
这个⼈……可以说有两幅面孔。”
投影幕布上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界⾯。
左边是陈森的公开社交账号,领英、微博,内容乏善可陈——履历光鲜的⾦融界精英,分享着⾏业动态和健⾝照⽚,朋友圈⾥是出⼊⾼档场所的影像,⼀个典型的都市中产阶级形象。
⽽右边,则是从电脑硬盘深处恢复出的加密⽂件夹,⾥⾯是另⼀个世界。
“我们找到了⼤量的聊天记录、转账凭证,以及……‘话术脚本’。”
⼩王的声⾳带着⼀丝冷意,“基本可以确定,陈森是⼀个‘杀猪盘’诈骗团伙的操盘⼿。
这是他⽤来和不同⽬标对象聊天的⽂档,从如何建⽴信任,到如何诱导投资,每⼀步都有详细的预案。”
屏幕上滚动着那些被精⼼设计过的⽂字。
嘘寒问暖,描绘未来,分享“投资内幕”,每⼀个字眼都包裹着甜蜜的毒药,精准地刺向那些渴望情感慰藉的灵魂。
受害者名单很⻓,遍布全国各地,被骗⾦额从⼏万到⼏⼗万不等。
陈森就像⼀个幽灵,在数字世界⾥游⾛,收割着她们的积蓄与情感。
张建国看着那些冰冷的⽂字,眉头锁得更紧了。
⼀个如此精于算计、冷酷⽆情的诈骗犯,会因为投资失败⽽⾃杀?
这本⾝就是⼀个巨⼤的逻辑⽭盾。
他更像是⼀个宁愿榨干别⼈最后⼀滴⾎,然后悄悄消失的⼈。”
你看着这些冰冷的⽂字,这些被设计好的爱语。
它们曾是你的救命稻草,如今却是钉死他的棺材钉。
你记得那⼀天,当他第⼀次对你说出这些话时,窗外的阳光正好,你以为⾃⼰终于在溺⽔的边缘抓到了⼀块浮⽊。
你不知道,那不是浮⽊,只是深渊投来的⼜⼀个诱饵。
““L.W.这个缩写有线索吗?”
张建国把思绪拉回现实。
“查了,张队。”
⼩李⾯露难⾊,“全国范围内,姓名缩写为L.W.的⼥性太多了,光是本市就有上千个。
我们正在⽐对受害者名单,但陈森很狡猾,他从不记录受害者的真实姓名,只⽤代号。
⽽且,⼤部分聊天记录都被他⽤专业软件粉碎了,我们恢复出来的只是残⽚。”
“那⽀钢笔呢?
查到来源了吗?”
“查了。
是德国⼀个⽼牌钢笔品牌在十年前推出的***款,价格不菲。
这种笔通常是作为礼物赠送,笔夹上的刻字是私⼈定制服务。
我们联系了品牌⽅,但十年前的客户资料,查找起来⾮常困难。”
线索似乎⼜断了。
⼀个数字幽灵,⼀个在物理世界⾥⼏乎不留痕迹的⼈。
他的死亡,就像他的⼈⽣⼀样,充满了虚假和刻意的整洁。
张建国有⼀种感觉,凶⼿⾮常了解陈森,甚⾄⽐陈森⾃⼰更了解。
“张队!
有新发现!”
⽹警⼩王突然喊道,声⾳⾥带着兴奋,“我们从⼀个被多次覆盖的硬盘扇区⾥,恢复了⼀个⽂件碎⽚,好像是⼀份……死亡证明的扫描件!”
所有⼈的⽬光都聚焦到屏幕上。
经过⼏秒钟的加载,⼀张模糊但可以辨认的扫描件出现在众⼈眼前。
那是⼀份由外地某派出所出具的《居⺠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死者姓名⼀栏,赫然写着两个字:林薇。
性别:⼥。
死亡⽇期:三个⽉前。
死亡原因:溺⽔。
张建国瞳孔猛地⼀缩。
L.W.,林薇。
⼀个本应在三个⽉前就己经溺⽔⾝亡的⼥⼈,她的钢笔,却出现在了三个⽉后⼀个坠楼男⼈的死亡现场。
这绝不是巧合。
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声⾳沉稳⽽有⼒:“帮我接法证科,让他们把那⽀钢笔上的指纹,和所有数据库⾥的⼥性指纹做⼀次优先⽐对。
另外,⽴刻派⼈去核实这份死亡证明的真伪。
我要知道,这个林薇……到底是⼈是鬼。”
会议室的窗外,天⾊己经⼤亮,城市的喧嚣逐渐升腾。
但对张建国⽽⾔,笼罩在铂悦府上空的迷雾,⾮但没有散去,反⽽变得更加浓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