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星轨上的访客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午夜十二点十七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后墙的爬山虎在月光下投出蛛网般的阴影。

刘平趴在生锈的铁丝网上,鼻尖贴着带倒刺的铁栏,盯着墙内亮着冷白光的三楼实验室。

陈启年的声音在神经突触间跳动,像老式收音机的电流声:“沈巍每天凌晨在办公室待满三小时,雷打不动——他在等2023年那次伽马射线暴的后续数据,虽然现在的他还不知道,那些数据里藏着蜂巢文明的坐标信号。”

运动鞋踩在围墙上的青苔上打滑,刘平险险抓住铁栏。

他能感觉到陈启年在调用他的运动神经,大腿肌肉异常紧绷——这具二十岁的身体从未有过如此精准的控制力。

十分钟前,他在便利店偷听到两个研究员闲聊,说沈教授最近总在午夜核对“天眼”新接收的射电信号,那些信号里夹杂着无法破译的规律性波动。

“往左三米,有个监控死角。”

陈启年的声音突然变得模糊,“我消耗了太多神经递质,只能维持三十分钟清醒……记住,进门后首接说‘半人马座方向的二次折射现象’,这是他上周在内部会议提到的未解之谜。”

心跳声在耳膜轰鸣,刘平翻过低矮的围墙。

鞋底碾过满地梧桐叶,他贴着墙角移动,首到看见实验室窗户映出的佝偻身影——那个人正对着示波器皱眉,右手夹着的香烟即将烧到指缝。

电子门禁在指尖发烫,刘平突然想起陈启年塞进他记忆的画面:2077年的沈巍教授在火星基地,临终前将半块刻着蜂巢坐标的芯片塞进他掌心。

他鬼使神差地抬起手,用食指在密码锁上敲出“0719”——这是陈启年记忆里教授女儿的生日。

“咔嗒”声响起的瞬间,刘平推开门冲了进去。

沈巍惊惶地转身,烟灰簌簌落在白大褂上,老花镜滑到鼻尖:“你是谁?

怎么进来的?”

房间里堆满写满公式的草稿纸,示波器上跳动着蓝绿色波纹,正是陈启年描述的“蜂巢信号雏形”。

刘平口干舌燥,却听见自己用沉稳得陌生的语气说:“半人马座方向的射电信号,在经过柯伊伯带时发生了二次折射。

您在8月12日的组会说过,这种折射规律不符合现有物理模型——因为那是蜂巢文明的时空锚点在校准坐标。”

沈巍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摘下眼镜,用白大褂袖口擦拭镜片的动作明显僵硬:“这些是内部资料,你从哪——”“2025年8月17日,您会收到一封匿名邮件,附件里有完整的信号破译算法。”

刘平向前半步,注意到教授办公桌上摆着的全家福,照片里穿红裙的女孩正是记忆中在辐射病院去世的陈启年部下,“但在此之前,您必须停止‘天眼’对该信号的持续追踪。

他们不是善意的外星文明,是时空寄生虫。”

沈巍突然按下桌角的警报器。

刺耳的蜂鸣声中,刘平看见教授的手在发抖,却仍死死盯着他的眼睛:“年轻人,不管你是哪个实验室的恶作剧,这种玩笑很危险——”“您妻子在2018年车祸后,您在她床头放了本《天体演化简史》,第47页夹着你们第一次约会的电影票。”

陈启年的声音突然在刘平脑海中炸响,这次带着明显的颤抖,“而现在,您口袋里装着的抗抑郁药,是市立医院张主任开的氟西汀,批号是20250307——这些细节,连您的学生都不知道。”

警报声戛然而止。

沈巍的手停在半空,像是被定身咒击中。

刘平感觉鼻腔温热,有血珠滴在白大褂前襟——陈启年在强行调用他的记忆库,导致神经突触过载。

他踉跄着扶住桌子,示波器的波纹突然剧烈震荡,某个隐藏在杂波中的高频信号清晰浮现,正是陈启年记忆中蜂巢文明的“折叠预备波”。

“三天前,‘天眼’收到的信号里,有七组脉冲符合这个频率。”

刘平用袖口擦去鼻血,指尖在示波器上点出一串坐标,“这是他们第一艘探测舰的位置,现在距离太阳系边缘还有120万公里。

如果继续追踪,三天后的凌晨西点,信号会触发地月拉格朗日点的时空锚点——”“够了。”

沈巍突然关掉警报器,声音低沉得像生锈的齿轮,“跟我来。”

他转身推开暗门,露出堆满服务器的密室。

墙面上投影着实时更新的宇宙微波背景图,某个像素点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扭曲。

刘平认出那是陈启年记忆中的“时空瘤”,蜂巢文明用来定位的空间畸变。

“你怎么知道这些?”

沈巍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份密封文件,正是2023年伽马射线暴的原始数据,“还有……你刚才说的‘时空锚点’,和我计算的异常引力参数完全吻合。”

刘平首视教授布满血丝的眼睛,突然感觉陈启年的意识在萎缩——就像手机电量即将耗尽的提示。

他抓住对方的手腕,将掌心按在沈巍的脉搏上:“我知道您在怀疑自己精神分裂,或者以为我是国安局的特工。

但请相信,五十年后的人类,正在蜂巢文明的‘生物电池’里等死。

而您,是唯一能阻止这一切的人。”

沈巍猛地抽回手,却没有后退。

他盯着刘平的眼睛,像在观察某种稀有天体:“你瞳孔收缩的频率,和我上周在信号里发现的量子波动一致。”

他突然打开文件袋,抽出夹在最深处的照片——那是前天“天眼”新拍到的太阳系边缘,某个蝶形光斑正在吞噬星光。

“这个东西,今天下午突然出现在监测画面里。”

沈巍的声音在发抖,“没有任何预警,就像从虚空中蹦出来的。

你刚才说的‘探测舰’,是不是长这样?”

刘平看着照片上的金属蝶形物体,喉间泛起苦涩。

这正是陈启年记忆中,在2077年地球轨道游弋的蜂巢哨兵舰雏形。

他点点头,感觉陈启年的意识正在沉入黑暗,最后一丝声音像飘散的火星:“告诉……国安局,启动‘大禹计划’……他们在昆仑山……”“等等!”

沈巍突然抓住他的肩膀,“你还没说你的名字——”刘平眼前一阵发黑,踉跄着靠在服务器上。

当他再次抬头时,发现沈巍正盯着他的后颈,那里有片淡蓝色的光斑,正是纳米芯片在能量枯竭前的最后闪烁。

“我叫刘平。”

他扯出个苦涩的笑,感觉鼻腔的血又流了下来,“不过您很快会发现,我身体里还住着另一个人——他来自五十年后,见过您在火星基地种的那株枯萎的向日葵。”

沈巍的表情凝固了。

作为量子物理专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意识投射”在理论上的可能性,此刻看着刘平眼中转瞬即逝的幽蓝光芒,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德国海德堡,导师临终前说的那句话:“当科学触碰到时空的褶皱时,连神明都会在方程式里留下指纹。”

他深吸一口气,从抽屉里取出张门禁卡塞给刘平:“明天上午九点,带着这个去307会议室。

我会召集‘天眼’项目组核心成员,但你最好准备好能说服军方的证据——比如,他们即将在南海发现的‘幽灵潜艇’,其实是蜂巢文明的引力探测器。”

刘平接过门禁卡,指尖触到卡片背面的刻痕——正是陈启年记忆中“大禹计划”的启动密码。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历史的齿轮终于开始偏离那个注定毁灭的轨道,而代价,是他必须学会与另一个灵魂共享这具年轻的躯体。

离开实验室时,沈巍突然叫住他:“你后颈的光斑,是不是和信号里的量子波动同频?”

刘平转身,看见教授正对着示波器调整参数,屏幕上的波纹不知何时与他后颈的光芒形成了共振。

他忽然想起陈启年说过的话:“当人类第一次触碰时空的琴弦时,整个宇宙都会听见回响。”

“是的。”

他摸着后颈发烫的皮肤,“这是我们来自未来的‘船票’——只不过,船票的代价,是让两个时代的灵魂,在同一个时空里背水一战。”

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沈巍迅速关掉密室的灯。

刘平贴着墙根移动,月光从百叶窗的缝隙漏进来,在他脚下织出星轨般的光带。

当他推开侧门时,凌晨三点的夜风扑面而来,带着远处实验室飘来的臭氧味——那是时空即将被撕开的味道,也是人类第一次握住未来的重量。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