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八零辣媳,被硬汉老公追着宠》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陆景淮姜时愿,讲述了男女主角分别是姜时愿,陆景淮的年代小说《八零辣媳,被硬汉老公追着宠》,由新晋小说家“邹锦”所著,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感人瞬间,本站无弹窗干扰,欢迎阅读!本书共计46538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1-09 09:30:16。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八零辣媳,被硬汉老公追着宠
第一章:重生换嫁,错遇硬汉1982年的夏末,青溪县姜家的堂屋里,
空气像浸了水的棉絮,闷得人喘不过气。姜时愿猛地睁开眼,刺目的日光从木窗棂透进来,
落在她布满冷汗的脸上——她不是该在医院的病床上,因晚期胃癌痛苦离世吗?
怎么会回到这间熟悉的旧屋?“时愿,发什么呆?快跟你妹去陆家!
”母亲王秀兰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手里还攥着两件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衫,
“悦悦身子弱,陆景淮那情况……你是姐姐,多担待点是应该的。”姜时愿的心脏骤然一缩。
陆景淮!这个名字像一把生锈的刀,狠狠剜开她前世的记忆——前世,她被妹妹姜悦悦哄骗,
替她嫁给了传闻中“短命、绝嗣、还瘸了条腿”的陆家三少陆景淮。可她进门后,
姜悦悦却转身嫁给了本该与她定亲的村长儿子,不仅夺走了她的人生,还在她病重时,
卷走了陆家偷偷接济她的最后一点钱。而陆景淮……那个沉默寡言的硬汉,明明家世不凡,
却因早年参军负伤落下残疾,被家族远送至此。她前世对他冷淡疏离,直到临死前才知道,
他为了帮她凑医药费,偷偷去山上挖草药,差点摔下悬崖。“姐,你就别犹豫了。
”姜悦悦凑过来,眼底藏着掩不住的得意,却故意装出委屈的模样,
“陆大哥那样……我实在怕……你放心,等以后我条件好了,肯定帮衬你。
”姜时愿看着姜悦悦虚伪的脸,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重活一世,
她怎会再让这对母女的算计得逞?但陆景淮……她或许可以换一种方式,弥补前世的亏欠。
“好,我去。”姜时愿接过衬衫,声音平静得让王秀兰和姜悦悦都愣了一下。半小时后,
姜时愿跟着媒人走到陆家院门口。低矮的土坯墙,院子里种着几棵老槐树,
一个高大的男人正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一块磨得发亮的木头,似乎在雕刻着什么。
他穿着洗得泛黄的军绿色背心,露出的手臂肌肉线条分明,虽然左腿微微弯曲,
却丝毫不减周身的硬朗气场。听到脚步声,男人抬起头。那是一张极具冲击力的脸,
剑眉浓黑,鼻梁高挺,薄唇紧抿,深邃的眼眸像藏着寒潭,落在姜时愿身上时,
带着几分审视,却没有半分传闻中的阴鸷。“你就是姜家姑娘?”陆景淮的声音低沉沙哑,
像是久未说话。姜时愿压下心头的酸涩,轻轻点头:“陆大哥,我是姜时愿。
”她没有像前世那样躲闪,反而坦然地迎上他的目光,“我知道你的情况,
也知道这场婚事是怎么回事。但既然来了,我就不会中途走。以后……请多指教。
”陆景淮显然没料到她会这么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握着木头的手顿了顿,沉默片刻后,
只说了两个字:“进来吧。”夕阳下,姜时愿跟着陆景淮走进院子,老槐树的影子拉得很长。
她知道,这一世的路,从这一刻起,已经彻底不同。而她与陆景淮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第二章:初见婆家,暗显锋芒陆家的堂屋陈设简单,一张褪色的红漆方桌,四条长凳,
墙角摆着一个旧木柜,柜上放着几个贴着“囍”字的陶罐——显然是为这场婚事仓促准备的。
陆景淮的母亲张桂兰从里屋出来,穿着一身半旧的蓝布褂子,见到姜时愿,
脸上堆起几分客气,却难掩眼底的打量。“这就是时愿吧?快坐,一路累了吧?
”张桂兰递过一杯温热的红糖水,目光落在姜时愿身上,从头发梢扫到鞋尖,
像是在评估这件“上门的亲事”合不合心意。姜时愿接过水杯,轻声道谢,顺势坐下,
姿态大方,没有半分小家子气的局促。前世她初来陆家时,满心委屈,全程低着头,
连话都不敢说,反倒让张桂兰觉得她性子懦弱,日后难掌家。“听说你是替你妹妹来的?
”张桂兰开门见山,语气里带着几分试探,“悦悦那孩子我见过,看着娇弱,
确实不适合我们家景淮。你……不怨吗?”这话问得直白,若是普通姑娘,要么当场红了眼,
要么强撑着说不怨,反倒显得刻意。姜时愿却笑了笑,语气坦诚:“婶子,说不介意是假的,
但怨也没用。婚姻是自己的,日子过好了才是真的。我既然来了,就没想过怨谁,
只想好好跟景淮过日子。”这番话不卑不亢,既没否认委屈,也表了真心,
让张桂兰眼中的审视淡了几分。一旁的陆景淮始终没说话,只是握着手里的木头,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目光偶尔落在姜时愿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这时,
院门外传来一阵喧闹,陆景淮的大嫂李娟挎着个菜篮子走进来,看到姜时愿,
立刻夸张地喊道:“哟,这就是新弟媳吧?长得可真俊!就是不知道,
能不能适应我们农村的苦日子,别跟有些娇小姐似的,这也干不了那也干不了。
”李娟一向爱嚼舌根,前世就总觉得姜时愿是“抢”了姜悦悦的婚事,又嫌她性子软,
时常明里暗里地挤兑。姜时愿知道,今日若是退了一步,日后在陆家只会更难立足。
她没起身,只是抬眼看向李娟,笑容依旧温和,语气却带着几分锋芒:“大嫂说的是,
农村日子是苦,但我从小在姜家也不是娇生惯养的,洗衣做饭、下地干活都能干。倒是大嫂,
这时候才去买菜,是准备给我做接风宴吗?我还挺期待大嫂的手艺呢。”这话看似客气,
却点出李娟“待客不周”的怠慢,让李娟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讪讪地说:“这不是刚去菜园摘了新鲜菜嘛,这就去做,保证让弟媳吃好!”说完,
便匆匆钻进了厨房。张桂兰看在眼里,对姜时愿的印象又好了几分——这姑娘看着文静,
心里却有谱,不是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她笑着打圆场:“你大嫂就是直性子,
你别往心里去。晚上让她多做两个菜,咱们一家人好好吃顿饭。”姜时愿点头应下,
目光转向陆景淮。他刚好也抬眼看来,四目相对,他深邃的眼眸里似乎多了点什么,
不再是最初的审视,反倒有了一丝淡淡的暖意。晚饭时,陆景淮的大哥陆景山也回来了,
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话不多,只是一个劲地给姜时愿夹菜。饭桌上,李娟没再敢多嘴,
张桂兰也时不时跟姜时愿聊些家常,气氛倒也算融洽。饭后,姜时愿主动去洗碗,
张桂兰想拦,却被她笑着拒绝:“婶子,我既然进了陆家的门,就是陆家的人,
这些活本该我做。”她在厨房洗碗时,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是陆景淮。
他手里拿着一块刚雕刻好的小木牌,上面刻着一朵简单的梅花,递到她面前:“给你的。
”姜时愿接过木牌,指尖触到他温热的掌心,心跳漏了一拍。木牌打磨得光滑,
梅花的纹路清晰,看得出来花了不少心思。她抬头看向他,他却别开脸,
耳尖微微泛红:“路上……看到你喜欢摘梅花,就刻了一个。”姜时愿心里一暖,
将木牌紧紧攥在手里,轻声说:“谢谢陆大哥,我很喜欢。”月光透过厨房的窗户洒进来,
落在两人身上,空气中似乎多了几分甜意。姜时愿知道,这一世的陆家生活,
或许不会像前世那样艰难,而她与陆景淮之间,正悄悄滋生着不一样的情愫。
第三章:妯娌刁难,巧手化解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姜时愿就被院子里的动静吵醒。
她起身穿衣,刚走出房门,就见大嫂李娟正叉着腰站在灶台边,对着一个摔碎的土碗发脾气,
嘴里还念念有词:“真是晦气!刚买的碗就碎了,这要是耽误了给地里干活的人做早饭,
看谁担得起责任!”李娟的声音故意提得很高,显然是说给姜时愿听的。姜时愿心里清楚,
李娟是还记着昨天的茬,故意找机会刁难她。她没有上前争辩,而是走到灶台边,
弯腰捡起地上的瓷片,动作从容:“大嫂别气,碎碗也是常有的事,我再去拿个新的来,
早饭耽误不了。”说着,她转身去了碗柜,取出一个干净的土碗,
又熟练地往锅里添水、生火。前世在姜家,她早就练就了一身家务本领,
生火做饭对她来说更是家常便饭。看着她动作麻利地淘洗小米,将红薯切块放进锅里,
李娟站在一旁,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想挑错却找不到由头。张桂兰听到动静走出来,
看到姜时愿在灶台前忙活,而李娟站在一旁闲着,忍不住皱了皱眉:“娟儿,你怎么站着?
还不快过来搭把手,景淮他们马上就要下地了。”李娟不情不愿地走上前,却故意放慢动作,
还时不时“不小心”撞一下姜时愿的胳膊。姜时愿忍着没作声,只是加快了手里的速度,
没过多久,一锅热气腾腾的小米红薯粥就煮好了,还顺便蒸了几个玉米面馒头。
陆景淮和大哥陆景山从屋里出来时,看到的就是桌上摆好的早饭。
陆景淮的目光落在姜时愿沾了点面粉的脸颊上,眼神柔和了几分,
递过一块干净的布巾:“擦把脸。”姜时愿接过布巾,轻声道谢,这一幕落在李娟眼里,
更是让她心里不痛快。吃饭时,李娟故意夹起一块红薯,
咬了一口就吐在桌上:“这红薯怎么这么硬?时愿啊,不是我说你,做饭也得用点心,
这要是让外人吃了,还以为我们陆家亏待你呢。”姜时愿放下筷子,拿起一块红薯,
语气平静地说:“大嫂,这红薯是昨晚我跟婶子一起挑的,都是熟透的,
可能是我蒸的时间短了点。不过没关系,我这就去再蒸几分钟,保证软糯香甜。”说着,
她起身就要端走红薯,张桂兰连忙拦住她:“不用了不用了,这红薯挺好的,娟儿就是挑嘴。
时愿啊,你别跟她一般见识。”陆景淮也放下碗,看向李娟,声音低沉:“饭能吃就吃,
不能吃就别浪费。时愿第一次做饭,已经很好了。”李娟被陆景淮一噎,不敢再说话,
只能闷头吃饭。姜时愿看着陆景淮维护自己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也没再计较,
继续安静地吃饭。饭后,陆景淮要去地里干活,姜时愿主动提出要跟他一起去。
陆景淮愣了一下,皱眉道:“地里的活累,你在家歇着就行。”“我不累,”姜时愿笑着说,
“我在家也没什么事,跟你去地里还能搭把手,再说,我也想看看咱们家的地。
”陆景淮拗不过她,只好点头同意。两人并肩走出院子,阳光洒在他们身上,
李娟站在门口看着两人的背影,眼神里满是嫉妒,却又无可奈何。到了地里,
姜时愿学着陆景淮的样子除草、松土,虽然动作不如他熟练,却也格外认真。
陆景淮看着她额头上渗出的汗珠,心里有些不忍,递过水壶:“歇会儿吧,别累着。
”姜时愿接过水壶,喝了一口,笑着说:“没事,我还能行。陆大哥,你以前在部队的时候,
是不是也经常干体力活啊?”提到部队,陆景淮的眼神暗了暗,沉默片刻后,
轻轻点头:“嗯,在部队里比这累多了。”姜时愿知道他心里的遗憾,也没再多问,
只是默默地陪在他身边干活。夕阳西下时,两人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影子被拉得很长。
姜时愿看着身边的男人,心里暗暗发誓,这一世,她不仅要好好过日子,还要治好他的腿,
让他重新找回曾经的意气风发。第四章:初显医术,惊艳邻里傍晚回到家,
张桂兰看到姜时愿和陆景淮一起回来,身上还沾着泥土,有些心疼地说:“时愿啊,
地里的活累,以后别去了,在家给我们做做饭就行。”姜时愿笑着摇头:“婶子,我不累,
跟陆大哥一起干活,心里踏实。对了婶子,我看大哥这两天好像有点咳嗽,
是不是夜里着凉了?”陆景山确实这两天咳嗽得厉害,吃了村里赤脚医生开的药也不见好。
张桂兰叹了口气:“是啊,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咳嗽总不好,景淮他大哥这身体,
可不能再拖了。”姜时愿放下农具,走到陆景山身边,仔细看了看他的脸色,
又摸了摸他的脉,沉吟片刻后说:“大哥这是风寒入里,加上有点积食,我给开个方子,
抓几副药就能好。”这话一出,不仅张桂兰和陆景山愣住了,
连在一旁的李娟都嗤笑出声:“哟,时愿,你还会看病啊?别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吧,
我们可不敢让你随便开药。”陆景淮却看着姜时愿,眼神里带着信任:“你开吧,我信你。
”姜时愿感激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找出家里的纸笔,写下了一副药方:“婶子,
您让大哥去镇上的药店抓这几味药,按照我说的方法煎服,不出三天,咳嗽准好。
”张桂兰半信半疑,但看着儿子难受的样子,还是决定试试。第二天一早,
她就去镇上抓了药回来。姜时愿亲自给陆景山煎药,那手法熟练得不像个刚嫁过来的媳妇。
喝了两天药,陆景山的咳嗽果然明显减轻了,精神也好了不少。村里人听说后,
都觉得不可思议,纷纷跑到陆家来看热闹。“时愿妹子,你真会看病啊?
我家孩子这几天拉肚子,你能给看看不?”“时愿,我这腰总疼,你给瞧瞧是怎么回事?
”一时间,陆家院子里挤满了人。姜时愿不慌不忙,一一为大家诊脉、开方,说得头头是道,
药方也简单实用。没过几天,找她看病的人都反馈效果不错,
姜时愿“会看病”的名声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李娟看着姜时愿被大家围着称赞,
心里嫉妒得发狂,却又找不出任何破绽。她只能在背后偷偷散播谣言,
说姜时愿的医术是“旁门左道”,不能信。这天,村里的王大娘捂着肚子来找姜时愿,
说自己胃疼得厉害。姜时愿诊脉后,开了个方子,又从自己带来的行李里拿出一个小布包,
取出几根银针,消毒后熟练地扎在王大娘的几个穴位上。不过一刻钟的时间,
王大娘的胃疼就缓解了不少,她惊喜地说:“时愿妹子,你这针灸也太神了!不疼了,
真的不疼了!”这一下,所有人都对姜时愿的医术心服口服。李娟的谣言不攻自破,
只能灰溜溜地躲回了家。晚上,陆景淮看着正在整理药箱的姜时愿,
忍不住问:“你这医术……是跟谁学的?”姜时愿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随即又恢复平静,笑着说:“是跟我外公学的,他以前是城里有名的大夫。
”陆景淮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既然姜时愿不想说,
他就不会强求。只是看着她认真的侧脸,他心里对这个刚嫁过来的媳妇,
又多了几分欣赏和好奇。姜时愿感受到他的目光,抬头对上他的视线,两人相视一笑,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默契。她知道,有了这医术傍身,她在陆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
也能更好地帮助身边的人,包括眼前这个让她心动的硬汉丈夫。第五章:妹妹搅局,
时愿反击姜时愿的医术在村里传开后,不仅邻里对她格外客气,
张桂兰也彻底放下了对她的顾虑,凡事都愿意跟她商量,陆家的氛围愈发和睦。可这份平静,
很快就被不速之客打破了——姜悦悦来了。这天下午,姜时愿正在院子里晾晒草药,
就见姜悦悦挎着个花布包,扭着腰走进来,脸上堆着假笑:“姐,我来看看你。
这几天在陆家过得还好吧?”她一边说,一边四处打量,眼神里满是挑剔,
看到院子里晒着的草药,故意拔高声音:“姐,你怎么还捣鼓这些东西啊?
传出去人家还以为陆家亏待你,让你靠卖草药过日子呢。
”这话刚好被从屋里出来的张桂兰听到,她脸色微沉,却没说话,想看看姜时愿怎么应对。
姜时愿放下手里的活,语气平淡:“这些草药是给邻里治病用的,不是卖的。倒是妹妹,
今天怎么有空来?不去陪你那位村长家的未婚夫了?”提到村长儿子,
姜悦悦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却故意叹了口气:“唉,他最近忙着帮村里修路呢。
我这不是担心你嘛,毕竟陆大哥……身体不好,你一个人在陆家,肯定受了不少委屈。
”她说着,就想去拉姜时愿的手,假装亲昵,却暗中用力掐了她一把。姜时愿早有防备,
轻轻避开,冷声道:“我在陆家过得很好,婶子和大哥大嫂都待我不错,
陆大哥更是处处照顾我,不劳妹妹费心。”姜悦悦碰了一鼻子灰,又把目标转向张桂兰,
挤出几滴眼泪:“婶子,我知道我姐性子强,有委屈也不说。您可得多照顾她点,
她以前在家的时候,连凉水都很少碰,现在还要下地、做饭,我看着都心疼。
”这话明着是心疼姜时愿,实则是暗示她娇气、不干活,想挑拨张桂兰对她的不满。
张桂兰哪里听不出她的心思,淡淡开口:“时愿在陆家很勤快,
地里的活、家里的事都做得好,还帮着邻里看病,我们都喜欢她。悦悦,你要是真心疼你姐,
就别总说这些有的没的,让她安心过日子。”被张桂兰直接怼回来,
姜悦悦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这时,陆景淮从外面回来,看到姜悦悦,眉头瞬间皱起,
语气没什么温度:“姜小姐,有事吗?没事的话,请回吧,别打扰时愿干活。
”姜悦悦没想到陆景淮会这么不给她面子,眼眶一红,委屈地说:“陆大哥,
我就是来看看我姐,你怎么这么说我……”“看你姐可以,但别在背后搞小动作。
”陆景淮走到姜时愿身边,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草药篮,“时愿,别跟不相干的人浪费时间,
我们进屋。”姜时愿点头,跟着陆景淮走进屋里,留下姜悦悦一个人站在院子里,
尴尬又难堪。等他们进屋后,姜悦悦狠狠瞪了一眼房门,不甘心地挎着包离开了。屋里,
陆景淮看着姜时愿,轻声说:“以后她再来,别理她。”姜时愿笑了笑:“我知道,
她就是见不得我过得好。不过没关系,她越是搅局,我越要把日子过好,让她羡慕去。
”陆景淮看着她眼里的光,心里一阵暖意。他伸手,轻轻拂去她肩上的草屑,
动作温柔:“有我在,没人能欺负你。”姜时愿抬头,撞进他深邃的眼眸里,心跳漏了一拍。
她知道,有这个男人的维护,无论姜悦悦耍什么手段,都伤不到她。而他们之间的感情,
也在这些日常的相处与彼此的守护中,悄悄升温。第六章:巧治腿疾,暗生情愫入夜后,
陆家院子静悄悄的,只有虫鸣声偶尔传来。姜时愿翻来覆去睡不着,
心里始终惦记着陆景淮的腿疾——前世她直到他去世,都没机会为他医治,
这成了她最大的遗憾。如今重活一世,她必须抓住机会,帮他恢复健康。她悄悄起身,
走到堂屋。陆景淮正坐在门槛上,借着月光擦拭一把旧军刀,那是他从部队带回来的,
平日里宝贝得很。听到脚步声,他回头看向姜时愿,眼神带着几分疑惑:“怎么还没睡?
”“陆大哥,我有件事想跟你说。”姜时愿走到他身边坐下,语气认真,“我想帮你看看腿,
说不定能治好。”陆景淮的动作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自嘲:“我的腿我知道,
医生都说治不好了,别白费力气。”这些年,他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医院,吃了无数药,
腿疾却始终没有好转,早已不抱希望。“不试试怎么知道?”姜时愿坚持道,
“我外公以前治好过很多疑难杂症,他教过我一套针灸和推拿的方法,或许能帮到你。
陆大哥,就信我一次,好不好?”看着她眼中的坚定与期待,陆景淮拒绝的话到了嘴边,
又咽了回去。他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我信你。”姜时愿立刻回屋拿出药箱,
里面装着银针、药酒和草药。她让陆景淮坐在椅子上,
卷起裤腿——他的左腿膝盖处有一道明显的疤痕,那是当年执行任务时被弹片划伤的,
伤口愈合后,经络受阻,才导致腿疾反复。姜时愿先用温热的药酒擦拭他的膝盖,
手法轻柔地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陆景淮起初还有些不自在,
可随着她指尖的力道渗透进肌肉,他只觉得膝盖处传来一阵暖意,
多年的酸痛感竟缓解了不少。“放松,可能会有点疼,忍一忍。”姜时愿取出银针,
在火上消毒后,精准地刺入膝盖周围的几个穴位。陆景淮能感觉到轻微的刺痛,却并不难受,
反而有种经络被打通的舒畅感。针灸持续了半个时辰,姜时愿收起银针,
又给陆景淮敷上捣碎的草药,用布条仔细包扎好:“这草药能活血化瘀,你每天敷一次,
我再给你开个调理身体的方子,配合着吃。坚持一个月,应该就能看到效果。
”陆景淮试着活动了一下左腿,虽然还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灵活,却比之前轻松了许多。
他看着姜时愿额头的汗珠,心里一阵感动,轻声说:“谢谢你,时愿。”“我们是夫妻,
谢什么。”姜时愿笑了笑,收拾好药箱,“时间不早了,你早点休息,记得明天按时换药。
”她转身准备回屋,手腕却突然被陆景淮抓住。他的掌心温热,力道不算重,
却让她瞬间僵住。陆景淮看着她泛红的耳垂,声音低沉而温柔:“时愿,有你在,真好。
”姜时愿的心跳瞬间加速,她不敢回头,只轻轻“嗯”了一声,挣开他的手,快步跑回了屋。
关上门,她靠在门板上,手抚着发烫的脸颊,嘴角忍不住上扬——她知道,陆景淮的心里,
也开始有她了。接下来的日子,姜时愿每天都会按时给陆景淮针灸、换药,监督他喝药。
陆景淮的腿疾果然一天天好转,不仅能正常走路,甚至能慢慢下地干些轻活。
张桂兰看在眼里,喜在眉梢,对姜时愿更是满意得不得了,逢人就夸自己娶了个好儿媳。
第七章:流言四起,景淮护妻姜时愿帮陆景淮治腿的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
起初大家都夸她医术好,可没过几天,
却渐渐冒出了些奇怪的流言——有人说她的医术是“妖术”,
治腿是为了“吸陆家的福气”;还有人添油加醋,说她前世克夫,
这辈子嫁陆景淮是“别有用心”。这些话传到李娟耳朵里,她立刻来了精神,
故意在村口跟人嚼舌根:“你们是没看见,她天天晚上给景淮扎针,那针又细又长,
看着就吓人!我看啊,说不定是想把景淮的身体扎坏,好自己另寻出路呢!
”这话很快就传到了张桂兰和姜时愿耳中。张桂兰气得不行,拉着姜时愿的手安慰:“时愿,
你别听那些人胡说八道,婶子知道你是好人,是真心为景淮好。”姜时愿心里虽然委屈,
却还是笑着安慰张桂兰:“婶子,我没事,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只要我们一家人知道真相就好。”可流言并没有就此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这天姜时愿去镇上买药,刚走到药店门口,就被几个妇人围住,
七嘴八舌地问她是不是用了“邪门法子”治腿,还劝她“别害了陆家”。
姜时愿耐着性子解释,可那些人根本不听,反而越说越过分。就在这时,
一道熟悉的身影突然挤了进来,将姜时愿护在身后——是陆景淮。他不知何时也来了镇上,
显然是担心她,特意跟过来的。陆景淮看着围上来的妇人,脸色冷得吓人,
声音低沉有力:“我媳妇用什么法子治我的腿,跟你们有关系吗?我的腿好不好,我最清楚!
谁再敢胡说八道,别怪我不客气!”陆景淮在村里本就有些威严,加上他曾是军人,
身上自带一股慑人的气场,那些妇人被他一吼,顿时吓得不敢作声,纷纷散去了。
看着陆景淮坚实的背影,姜时愿心里一阵温暖,上前拉住他的胳膊:“陆大哥,你怎么来了?
”“担心你。”陆景淮转过身,伸手擦去她脸颊上沾到的灰尘,语气柔和了许多,
“以后别一个人来镇上了,我陪你。”两人买完药,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
姜时愿忍不住问:“陆大哥,你就不怕那些流言吗?”陆景淮停下脚步,
认真地看着她:“我只信我看到的。你为我治腿,为家里干活,帮邻里看病,
这些我都看在眼里。别人怎么说,我不在乎。”姜时愿看着他深邃的眼眸,
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洋洋的。她踮起脚尖,轻轻抱了他一下,又很快松开,
脸颊泛红:“陆大哥,谢谢你。”陆景淮愣了一下,随即嘴角勾起一抹难得的笑容,
伸手握住她的手:“走吧,回家。”夕阳下,两人手牵手走在乡间小路上,影子被拉得很长。
那些恶意的流言,不仅没有拆散他们,反而让他们的心靠得更近了。姜时愿知道,
只要有陆景淮在身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能勇敢面对。 第八章:悦悦使坏,
自食恶果姜时愿和陆景淮的感情日渐深厚,陆家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这让姜悦悦心里嫉妒得发狂。她见流言没能拆散两人,便又想出了新的坏主意。这天,
姜悦悦得知村长家要办秋收宴,邀请了村里各家的长辈和有头有脸的人,
特意提前去了村长家,装作不经意地跟村长媳妇说:“嫂子,我姐现在可厉害了,
不仅会‘妖术’治腿,还总跟村里的男人眉来眼去呢。上次我去陆家,
就看到她跟隔壁的王大哥单独在院子里说话,那亲密劲儿,真不像样子。
”村长媳妇本就爱传闲话,一听这话,立刻来了兴趣,转头就把话传给了其他妇人。
秋收宴上,这话很快就传到了张桂兰耳朵里。张桂兰气得脸色发白,却还是强压着怒火,
想等姜时愿来了问清楚。姜时愿和陆景淮赶到时,就感觉气氛不对,
村里人的目光都带着异样,时不时还对着他们指指点点。李娟更是故意走到张桂兰身边,
阴阳怪气地说:“妈,您看这流言都传到宴会上了,时愿要是真做了对不起景淮的事,
咱们陆家的脸可就丢尽了。”姜时愿很快就猜到是姜悦悦在背后搞鬼,她没有慌乱,
反而走到人群中央,声音清亮地说:“各位叔伯婶子,
我知道最近有传言说我跟王大哥不清不楚。但我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
那天我跟王大哥在院子里,是因为王大嫂生了急病,王大哥来请我去看病,
当时陆大哥也在屋里,只是大家没看到而已。”说着,她看向王大哥:“王大哥,
我说的对吗?”王大哥立刻站出来,连连点头:“没错没错!那天我媳妇突然肚子疼得厉害,
我急着请时愿妹子去看病,景淮兄弟也知道这事,还让我别着急,说时愿妹子医术好,
肯定能治好我媳妇。”王大嫂也跟着附和:“是啊,多亏了时愿妹子,我才能平安生下孩子。
那些说闲话的人,真是太过分了!”真相大白,村里人看向姜悦悦的目光顿时变了。
姜悦悦脸色煞白,还想辩解:“我……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不是故意的……”“你听谁说的?
”陆景淮走上前,眼神冰冷地看着她,“从一开始,散布流言的就是你吧?
你见不得时愿过得好,就一次次地造谣生事,你就这么心安理得吗?
”姜悦悦被陆景淮的气势吓到,再也忍不住,哭着跑了出去。村长见状,
连忙打圆场:“好了好了,都是误会,大家别往心里去,快吃饭吧。”经过这件事,
村里人再也没人相信姜悦悦的话,反而对姜时愿更加敬佩。张桂兰拉着姜时愿的手,
愧疚地说:“时愿,委屈你了,都怪婶子当时没相信你。”“婶子,没事的。
”姜时愿笑着说,“清者自清,只要我们一家人互相信任,就不怕别人造谣。
”陆景淮紧紧握住姜时愿的手,眼神坚定:“以后我会更护着你,绝不会再让你受这种委屈。
”秋收宴在热闹的氛围中继续,姜时愿看着身边的家人和友善的邻里,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她知道,只要有陆景淮的守护和家人的信任,无论姜悦悦耍什么手段,
都无法破坏她现在的幸福生活。第九章:腿疾渐愈,情意渐浓秋收宴后,
村里再无人提及流言,姜时愿的日子重回平静。她每日按时给陆景淮针灸、换药,
搭配着调理的汤药,陆景淮的腿疾恢复得比预期更快——不仅能正常行走,
甚至能跟着陆景山一起下地收割庄稼,只是长时间劳作后还会有些许酸痛。这天傍晚,
陆景淮从地里回来,刚走进院子就看到姜时愿在晾晒草药。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
为她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她专注地翻着草药,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模样温柔又认真。
陆景淮放缓脚步,悄悄走到她身后,突然伸手从背后轻轻抱住了她。姜时愿吓了一跳,
回头看到是他,脸颊瞬间泛红,轻声问:“陆大哥,你怎么回来了?今天这么早?
”“活干完了,就想早点回来见你。”陆景淮将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温柔,
“我的腿好多了,以后能跟你一起干活,一起照顾这个家了。”姜时愿靠在他的怀里,
感受着他温热的体温和有力的心跳,心里满是甜蜜。她转过身,抬头看着他:“我就知道,
你一定能好起来的。等你的腿完全好了,我们就去镇上逛逛,给你买身新衣服。”“好,
都听你的。”陆景淮看着她明亮的眼眸,忍不住低头,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这个吻很轻,
却带着满满的情意,让姜时愿的心跳瞬间加速,连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两人正沉浸在甜蜜中,张桂兰从屋里出来,看到这一幕,笑着转身回了屋,
还贴心地关上了房门。她早就看出两人感情深厚,如今看到儿子腿疾渐愈,儿媳温柔贤惠,
心里比谁都高兴。接下来的日子,陆景淮的腿恢复得越来越好。一天清晨,
他特意起了个大早,去村头的小河边钓了几条新鲜的鱼,回来给姜时愿做她爱吃的红烧鱼。
看着他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的样子,姜时愿靠在门框上,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吃饭时,
张桂兰看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样子,忍不住开口:“景淮,时愿,
你们俩的婚事当时办得仓促,等过阵子景淮的腿完全好了,咱们再办一场像样的婚礼,
让全村人都来热闹热闹。”姜时愿愣了一下,随即脸颊泛红,偷偷看向陆景淮。
陆景淮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好,到时候一定给你一个像样的婚礼。
”姜时愿心里暖暖的,用力点了点头。她知道,这一世的婚礼,
不会像前世那样充满委屈和不甘,而是满含着爱与期待。几天后,陆景淮的腿彻底恢复正常,
跟正常人没了区别。他特意穿上之前在部队的旧军装,身姿挺拔地站在姜时愿面前:“时愿,
你看,我现在是不是跟以前一样?”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样子,姜时愿眼眶微红,
笑着说:“是,比以前更精神了。”陆景淮走上前,紧紧抱住她:“谢谢你,时愿,
是你让我重新站了起来,让我有了新的生活。这辈子,我一定会好好待你,绝不辜负你。
”姜时愿靠在他的怀里,轻声回应:“陆大哥,我们会一直好好的。”夕阳下,
两人紧紧相拥,院子里的槐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他们祝福。他们的感情,
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与守护中,早已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第十章:筹备婚礼,
风波又起陆景淮的腿彻底康复后,陆家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婚礼。
张桂兰特意去镇上扯了几块红布,打算给姜时愿做亲身新嫁衣;陆景山则忙着收拾院子,
把旧木桌重新刷了漆,还在门口挂起了红灯笼;陆景淮更是事事亲力亲为,
每天都去镇上打听,想给姜时愿挑最好的首饰。姜时愿看着一家人忙碌的样子,
心里满是幸福。她也没闲着,一边帮张桂兰缝嫁衣,一边抽空给邻里看病,
偶尔还会跟陆景淮一起去地里干活,日子过得充实又甜蜜。可就在婚礼筹备得差不多时,
姜家却突然来了人——是姜时愿的母亲王秀兰。她一进陆家院子,
就叉着腰哭喊道:“姜时愿!你个没良心的!嫁进陆家就忘了娘家了?
你妹妹悦悦要跟村长儿子订婚了,你这个当姐姐的,怎么也得表示表示吧!
”姜时愿皱了皱眉,她早就知道姜悦悦要订婚的事,却没想到王秀兰会来向她要东西。
她平静地说:“妈,我知道悦悦要订婚了,我已经准备了一份贺礼,过两天就送去。
”“一份贺礼就想打发我?”王秀兰不依不饶,“你现在在陆家过得这么好,
景淮的腿也治好了,你手里肯定有钱!悦悦订婚需要买彩礼,你怎么也得给五百块钱!
”五百块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普通工人半年的工资。姜时愿脸色一沉:“妈,
我没有那么多钱。我和景淮的婚礼还需要花钱,我们手里的钱都是攒下来的,没有多余的。
”“你怎么会没有钱?”王秀兰上前一步,想拉姜时愿的胳膊,却被陆景淮拦住了。
陆景淮眼神冰冷地看着她:“王大娘,时愿已经说了,她没有多余的钱。
悦悦订婚是你们姜家的事,不该来向时愿要。”王秀兰被陆景淮的气势吓到,
却还是不甘心:“景淮,你这话就不对了!时愿是我女儿,她帮衬妹妹不是应该的吗?再说,
当初要不是悦悦让着她,她能嫁给你吗?”“当初的婚事,是悦悦自己不愿意,
时愿才嫁过来的。”陆景淮语气坚定,“时愿嫁给我后,从没亏待过姜家,
逢年过节都会送东西回去。但五百块钱,我们确实拿不出来,也不会拿。
”王秀兰见陆景淮态度坚决,知道再闹下去也没用,便撒起泼来,
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白眼狼啊!嫁出去就忘了娘,
早知道当初就不该生你……”她的哭声引来了不少邻里围观,大家都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姜时愿看着撒泼的母亲,心里又气又无奈。这时,张桂兰从屋里出来,
叹了口气说:“王大娘,你先起来吧。时愿和景淮确实不容易,彩礼的事我们帮不上忙,
但贺礼我们会准备好。你要是再这样闹下去,丢的可是你们姜家的脸。
”王秀兰听出张桂兰话里的意思,知道再闹下去也讨不到好处,便慢慢从地上爬起来,
狠狠瞪了姜时愿一眼:“你等着,这事没完!”说完,便灰溜溜地走了。
围观的邻里也纷纷散去,嘴里还念叨着王秀兰不讲理。张桂兰拉着姜时愿的手,
安慰道:“时愿,别往心里去,你妈就是那样的人。婚礼我们该怎么筹备还怎么筹备,
别让她影响了我们的心情。”陆景淮也握住姜时愿的手,轻声说:“别担心,有我在,
不会让她再欺负你。”姜时愿点了点头,心里虽然委屈,
却也知道不能因为王秀兰而影响婚礼的心情。她看着眼前的家人,深吸一口气,
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她的幸福,绝不会因为别人的阻挠而改变。第十一章:婚礼前夜,
姐妹对峙距离婚礼只剩一天,陆家院子里红灯笼高挂,红布装饰的门窗透着喜庆,
张桂兰和陆景山还在忙着最后的布置,姜时愿则在屋里整理着明天要穿的嫁衣,
指尖抚过红布上绣着的牡丹,心里满是期待。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
姜时愿以为是邻里来帮忙,开门却看到了姜悦悦——她穿着一身新做的碎花裙,
脸上带着复杂的神色,手里还攥着一个布包。“姐,我能进去跟你说几句话吗?
”姜悦悦的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没等姜时愿回应,就自顾自地走进了屋。
姜时愿关上房门,看着她:“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姜悦悦转过身,
眼神里带着嫉妒和不甘,还有一丝隐藏的怨恨:“姐,你真的要嫁给陆景淮了?
你明知道我当初只是暂时不想嫁,你为什么要趁虚而入?”姜时愿没想到她到现在还这么说,
忍不住冷笑:“趁虚而入?当初是你哭着求我替你嫁,说陆景淮短命绝嗣,你不稀罕。
现在他腿好了,你又来指责我?姜悦悦,做人不能这么双标。”“我那是当初年纪小,
不懂事!”姜悦悦提高声音,眼眶泛红,“可你不一样,你明明知道我喜欢他,
你却还是嫁给了他!你就是故意的,你就是见不得我好!”“我喜欢他?”姜时愿看着她,
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姜悦悦,你根本不喜欢陆景淮,你只是喜欢他‘家世不凡’的身份,
喜欢他能给你带来的好处。当初他腿不好,你避之不及;现在他好了,你又想抢回去,
你觉得可能吗?”被戳中了心事,姜悦悦脸色煞白,却还是嘴硬:“我不管!
陆景淮本来就该是我的!要不是你,我现在就是陆家的少奶奶,过着好日子的人是我!
”她说着,突然从布包里拿出一个小纸包,递到姜时愿面前:“姐,我知道你明天要结婚了。
这里面是点安神的药,你今晚喝了,明天就能精神点。就算我们之间有误会,
我也希望你能好好的。”姜时愿看着那个纸包,心里警铃大作——前世她婚礼前夜,
姜悦悦也送过类似的“安神药”,她喝了之后第二天头晕脑胀,全程状态极差,
还被宾客嘲笑“不上台面”。现在想来,那根本不是什么安神药,而是让人精神萎靡的东西。
“不用了,我晚上睡眠很好,不需要安眠药。”姜时愿推开她的手,眼神冰冷,“姜悦悦,
你别再耍这些小聪明了。你以为我还会像前世那样,被你骗得团团转吗?”“前世?
”姜悦悦愣住了,没明白她的意思,随即又反应过来,以为她是在说气话,“姐,
你怎么能这么说我?我只是关心你……”“关心我?”姜时愿打断她,
“关心我就不会在背后散布我和王大哥的谣言,不会让妈来陆家闹着要五百块钱,
更不会想在我婚礼前给我下药!姜悦悦,你的心思太歹毒了,我们之间的姐妹情分,
早在你一次次算计我的时候,就已经断了。”姜悦悦被她说得哑口无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最后只能咬着牙,狠狠瞪了姜时愿一眼,抓起布包转身就走,
走到门口时还撂下一句:“你别得意太早,我不会让你好过的!”看着她消失的背影,
姜时愿深吸一口气,将刚才的不快压在心底。她知道,姜悦悦绝不会善罢甘休,但这一世,
她有陆景淮的守护,有自己的医术和智慧,绝不会再让姜悦悦破坏她的幸福。当晚,
陆景淮看出她有些心事,便温柔地询问。姜时愿将姜悦悦来闹事的事告诉了他,
陆景淮紧紧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别担心,明天我会一直陪着你,
绝不会让她再给你添麻烦。”有了陆景淮的安慰,姜时愿彻底放下心来。她知道,
明天的婚礼,一定会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第十二章:盛大婚礼,终得圆满婚礼当天,
天刚亮,陆家院子就热闹了起来。邻里们纷纷赶来帮忙,有的贴喜字,有的摆桌椅,
有的则围在灶台边帮忙准备宴席,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喜庆的氛围。姜时愿早早起床,
由张桂兰和几个热心的邻里帮忙梳妆。红色的嫁衣穿在她身上,衬得她皮肤白皙,眉眼如画。
当陆景淮穿着一身崭新的军绿色中山装,手捧一束野花走进屋时,看到这样的姜时愿,
顿时愣在了原地,眼神里满是惊艳。“时愿,你今天真好看。”陆景淮走到她身边,
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紧张,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姜时愿脸颊泛红,抬头看着他,
笑着说:“陆大哥,你今天也很精神。”按照村里的习俗,新郎要背着新娘出门,
再绕着村子走一圈。陆景淮小心翼翼地背起姜时愿,步伐稳健地走出院子。
沿途的村民们纷纷鼓掌欢呼,有的还撒起了提前准备好的花生和红枣,
嘴里说着“早生贵子”“百年好合”的祝福话。姜时愿靠在陆景淮的背上,
感受着他坚实的臂膀和温暖的体温,听着周围的祝福声,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这一世,
她终于嫁给了爱情,嫁给了那个愿意用一生守护她的男人。婚礼仪式在院子里举行。
拜天地时,姜时愿和陆景淮相对而立,看着彼此眼中的情意,嘴角都忍不住上扬。拜高堂时,
张桂兰看着眼前的一对新人,眼眶泛红,脸上却满是笑容——她终于了却了一桩心事,
儿子不仅腿好了,还娶到了这么好的媳妇。夫妻对拜时,两人的目光紧紧交织在一起,
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仪式结束后,宴席正式开始。陆景淮忙着给宾客们敬酒,
姜时愿则在张桂兰的陪同下,给长辈们敬茶。席间,邻里们纷纷向他们道贺,
夸赞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就在大家吃得正热闹时,姜悦悦突然出现在院子门口。
她看着眼前喜庆的场景,看着被众人围绕的姜时愿,眼神里满是嫉妒和不甘,
却又不敢上前闹事——她知道,现在所有人都站在姜时愿那边,她要是敢捣乱,
只会自讨没趣。最终,她只能咬着牙,悄悄离开了。姜时愿看到了姜悦悦的身影,
却没有放在心上——今天是她的婚礼,她不想让任何不开心的人和事影响自己的心情。
陆景淮也注意到了,紧紧握住她的手,轻声说:“别管她,我们开心就好。”傍晚,
宾客们渐渐散去,院子里恢复了平静。姜时愿和陆景淮坐在屋里,
看着桌上还没来得及收拾的喜糖和红烛,相视而笑。陆景淮伸手将姜时愿拥入怀中,
声音温柔:“时愿,谢谢你愿意嫁给我。这辈子,我一定会好好对你,让你永远幸福。
”姜时愿靠在他的怀里,轻声回应:“陆大哥,能嫁给你,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以后,
我们一起好好过日子,一起照顾这个家。”红烛摇曳,映照着两人相拥的身影。
窗外的月光洒进屋里,温柔而静谧。姜时愿知道,她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
而她和陆景淮的故事,也将在未来的日子里,书写出更多温馨而美好的篇章。
第十三章:婚后生活,初显孕兆婚礼过后,姜时愿和陆景淮的婚后生活过得平淡又温馨。
陆景淮每天早起去地里干活,姜时愿则在家收拾家务、晾晒草药,偶尔帮邻里看病,
傍晚两人一起做饭、聊天,日子过得充实又甜蜜。这天,姜时愿正在院子里给草药翻面,
突然一阵恶心涌上心头,她连忙捂住嘴,快步走到一旁的树下干呕起来。
刚好从地里回来的陆景淮看到这一幕,立刻放下农具跑过去,紧张地扶住她:“时愿,
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姜时愿缓了缓,摇摇头:“不知道,就是突然觉得恶心,
可能是早上吃的东西不太舒服吧。”陆景淮还是不放心,皱着眉说:“不行,
我带你去镇上的医院看看,别耽误了病情。”“不用这么麻烦,”姜时愿拉住他,
“我自己就是大夫,我给自己把把脉就知道了。”说着,她伸出手,指尖搭在手腕上,
仔细感受着脉搏的跳动。片刻后,姜时愿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笑容。
陆景淮看着她的表情,心里既疑惑又期待:“时愿,怎么了?是不是有好消息?
”姜时愿抬起头,眼眶微红,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陆大哥,我们……我们有孩子了。
”“有孩子了?”陆景淮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一把将姜时愿紧紧抱在怀里,
激动得声音都有些沙哑,“真的吗?时愿,我们真的有孩子了?”“嗯,
”姜时愿靠在他的怀里,笑着点头,“已经一个多月了,刚才的恶心就是孕吐反应。
”陆景淮小心翼翼地松开她,生怕碰伤她,眼神里满是珍视和喜悦:“太好了,时愿,
谢谢你。以后家里的活都交给我,你好好在家养胎,别再累着了。”自从知道姜时愿怀孕后,
陆景淮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每天早上都会提前做好早饭,
不让她沾凉水;晚上会给她泡脚,帮她按摩腿部;地里的活再忙,也会按时回家陪她说话,
还会特意去小河边钓新鲜的鱼,给她补充营养。张桂兰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每天都变着花样给姜时愿做营养餐,还特意去镇上买了些小孩穿的小衣服小鞋子,
提前准备着。陆景山和李娟也时常过来探望,李娟虽然以前对姜时愿有意见,
但看着她怀了孕,也真心为她高兴,偶尔还会帮着做些家务。姜时愿的孕早期反应比较严重,
经常吃不下东西,还总觉得乏力。陆景淮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每天都会陪着她去院子里散步,给她讲自己在部队时的趣事,逗她开心。这天晚上,
陆景淮坐在床边,轻轻抚摸着姜时愿的小腹,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宝宝,我是爸爸。
你要乖乖的,别让妈妈太辛苦。等你出生了,爸爸带你去河边钓鱼,带你去山上看风景。
”姜时愿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孩子还这么小,哪能听得见啊。
”“能听见,”陆景淮固执地说,“他肯定能感受到我们的期待。时愿,
你说我们的孩子会像你还是像我?”“像你最好,”姜时愿靠在他的肩上,轻声说,
“像你一样勇敢、正直,还像你一样疼我。”陆景淮紧紧握住她的手,
心里满是幸福:“会的,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很优秀,我们的家也会越来越幸福。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照亮了两人相视而笑的脸庞。他们知道,这个孩子的到来,
会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圆满,也会给这个家带来更多的欢乐和希望。第十四章:悦悦嫉妒,
暗中使绊姜时愿怀孕的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邻里们纷纷上门道贺,
送来了鸡蛋、红糖等营养品,陆家院子里每天都热热闹闹的。可这份热闹,
却让不远处的姜悦悦愈发嫉妒——她和村长儿子的婚事虽定了,却迟迟没怀上孩子,
看着姜时愿被陆景淮捧在手心、被全家呵护的样子,她心里像扎了根刺,坐立难安。这天,
姜悦悦听说村里的接生婆要去陆家给姜时愿做孕期检查,特意提前在接生婆必经的路上等着。
见到接生婆,她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上去,递上一块花布:“王婶,您这是要去陆家啊?
辛苦您了,这块布您拿着,做件新衣服。”接生婆愣了一下,认出她是姜时愿的妹妹,
却也没多想,笑着推辞:“不用不用,我就是去看看时愿,哪能要你的东西。
”“您就拿着吧,”姜悦悦硬是把布塞到接生婆手里,压低声音说,“王婶,
我姐她第一次怀孕,没什么经验。您跟她说的时候,可得多提醒提醒,
比如孕期不能吃太油的、不能多走路,不然容易动了胎气。还有啊,听说孕妇要是总生气,
孩子生下来容易哭闹,您也得劝劝她,别总跟人置气。”这话看似是关心,
实则藏着坏心思——孕期需要均衡营养,完全不吃油会影响胎儿发育;适当走路有助于生产,
过度卧床反而不好;而她故意提“别跟人置气”,就是想暗示姜时愿脾气差,容易得罪人。
接生婆没听出其中的门道,只当她是真心关心姐姐,点着头说:“我知道了,会跟时愿说的。
”等接生婆到了陆家,果然把姜悦悦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姜时愿。
姜时愿一听就明白了——这些“提醒”看似合理,实则都是误区,除了姜悦悦,
没人会这么“好心”地误导她。她没有戳破,只是笑着对接生婆说:“谢谢王婶提醒,
我知道该怎么做。我会注意营养均衡,也会适当活动,保持好心情。”接生婆走后,
陆景淮看着姜时愿若有所思的样子,轻声问:“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
”姜时愿把姜悦悦找接生婆的事告诉了他,语气平静:“她就是见不得我好,
想让我在孕期多些麻烦。不过没关系,我自己就是大夫,知道该怎么照顾自己和孩子,
不会上她的当。”陆景淮皱了皱眉,眼神冷了几分:“以后离她远点,别让她再靠近你。
要是她再敢耍花样,我不会饶了她。”“我知道,”姜时愿握住他的手,安抚道,
“别为了她生气,影响了心情。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照顾好宝宝,让他健健康康地出生。
”陆景淮点了点头,
心里却暗暗记下了这件事——他绝不会让任何人伤害姜时愿和他们的孩子。没过几天,
姜悦悦又想出了新主意。她知道张桂兰每天都会去村口的小卖部买东西,
特意提前跟小卖部老板说:“老板,我姐怀孕了,不能吃太甜的东西,
您要是看到我妈张桂兰来买红糖,可得提醒她,别让她买太多,免得我姐吃了不舒服。
”老板听了,也没多想,等张桂兰来买红糖时,果然劝道:“桂兰啊,你家时愿怀孕了,
红糖虽好,可别让她多吃,听说吃多了对胎儿不好。”张桂兰愣了一下,
随即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家里只有姜时愿怀孕,除了姜悦悦,没人会特意跟老板说这些。
她没跟老板辩解,只笑着说:“谢谢提醒,我知道分寸。”回到家,
张桂兰把这事告诉了姜时愿,无奈地说:“时愿,悦悦这孩子,怎么总跟你过不去呢?
你别往心里去,该吃什么该做什么,咱们自己有数。”姜时愿笑着点头:“婶子,我没事。
她越是这样,我越要好好养胎,让宝宝健健康康的,让她羡慕去。”虽然姜悦悦频频使绊,
但姜时愿和陆景淮始终保持着好心情,在家人的呵护下,她的孕期过得安稳又顺利。她知道,
只要一家人同心协力,任何算计和刁难,都无法破坏他们的幸福。第十五章:孕期风波,
时愿稳局随着孕周增加,姜时愿的肚子渐渐显怀,行动也不如以前灵活。
陆景淮更是把她宠成了“重点保护对象”,连倒水都要亲自代劳,
张桂兰也每天变着花样做营养餐,生怕她和孩子缺了营养。可姜悦悦的小动作,
却没就此停止。这天,村里举办庙会,邻里们都劝姜时愿去凑凑热闹,
说多出门走走对胎儿好。陆景淮本不想让她累着,但架不住姜时愿好奇,
便扶着她慢慢往庙会方向走。刚到庙会入口,就看到姜悦悦和几个妇人站在不远处,
正对着她们指指点点。“你们看,时愿姐怀着孕还出来逛,就不怕摔着吗?
”姜悦悦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的人听到,“我听说孕妇体质弱,庙会人多眼杂的,
万一被人撞着,可就麻烦了。”这话一出,周围几个不明真相的妇人立刻附和:“是啊,
怀着孕还是在家歇着好,别出来冒风险。”“景淮啊,你可得看好你媳妇,别大意了。
”陆景淮脸色一沉,正要开口反驳,姜时愿却轻轻拉了拉他的胳膊,
笑着对众人说:“谢谢大家关心。医生说孕期适当活动有助于生产,我跟景淮慢慢逛,
不会累着的。再说,景淮会一直扶着我,肯定不会有危险。”她语气温和,条理清晰,
几句话就化解了姜悦悦的暗示,还顺势秀了两人的恩爱。周围的妇人听了,
纷纷点头:“说得有道理,景淮这么细心,肯定能照顾好时愿。”姜悦悦站在一旁,
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再也说不出话来。逛庙会时,姜时愿看到一个卖桃木簪的小摊,
簪子雕着简单的莲花图案,很是精致。陆景淮看出她喜欢,立刻掏钱买了下来,
小心翼翼地帮她插在头发上:“真好看,跟你很配。”姜时愿脸颊泛红,正想说些什么,
突然一阵头晕袭来,她下意识地扶住陆景淮的胳膊。陆景淮立刻紧张起来:“怎么了?
是不是不舒服?我们现在就回家。”“没事,”姜时愿缓了缓,“可能是刚才人太多,
有点闷。我们找个阴凉的地方歇会儿就好。”两人走到一棵大树下休息,刚坐下,
就看到姜悦悦端着一碗糖水走过来,脸上带着假笑:“姐,刚才看你好像有点不舒服,
我特意给你买了碗糖水,你喝点补补力气。”姜时愿看着那碗糖水,
心里起了疑心——姜悦悦一向对她不怀好意,怎么会突然这么好心?她不动声色地闻了闻,
隐约闻到一丝奇怪的味道,心里立刻有了判断。“不用了,谢谢你,”姜时愿笑着推辞,
“我现在不太想喝甜的,怕一会儿又恶心。你自己喝吧。”姜悦悦没想到她会拒绝,
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还想再劝:“姐,这糖水很有营养,对你和宝宝都好,你就喝一口吧。
”“真的不用了,”陆景淮站起身,挡在姜时愿面前,语气冰冷,“我媳妇不想喝,
你别再勉强她了。”姜悦悦被陆景淮的气势吓到,手里的糖水差点洒出来,
只能讪讪地说:“那……那我就不打扰你们了。”说完,转身快步离开了。看着她的背影,
陆景淮皱着眉说:“这姜悦悦,肯定没安好心。以后她给的东西,你千万别碰。
”姜时愿点了点头:“我知道。不过你也别太担心,我有分寸,不会让她伤害到我和宝宝的。
”休息了一会儿,姜时愿的头晕缓解了,两人便慢慢回了家。虽然姜悦悦频频作祟,
但姜时愿始终保持着冷静和警惕,一次次化解危机。她知道,
只要有陆景淮的守护和自己的小心,就能平安度过孕期,迎接宝宝的到来。
第十六章:临盆在即,全家戒备转眼到了深秋,姜时愿的孕周已近足月,
肚子大得像个圆鼓鼓的皮球,行动愈发不便,连翻身都需要陆景淮帮忙。
:张桂兰把提前准备好的婴儿被褥、衣物整齐叠放在姜时愿的床头;陆景淮特意跟村里请假,
每天守在家中,连地里的活都交给了陆景山;接生婆也被提前告知,随时准备上门。
这天清晨,姜时愿醒来时,突然感觉小腹一阵隐隐作痛。她起初以为是正常的孕期不适,
可没过多久,疼痛变得越来越有规律,还伴随着轻微的宫缩。她立刻叫醒身边的陆景淮,
声音带着一丝紧张:“陆大哥,我好像要生了。”陆景淮瞬间清醒,慌乱中却不忘保持镇定。
他先扶着姜时愿慢慢躺下,盖好被子,然后快步冲出屋,一边喊张桂兰,一边往接生婆家跑。
张桂兰听到喊声,连忙拿着早已准备好的东西冲进屋,握着姜时愿的手安抚:“时愿,
别害怕,婶子在呢,咱们的宝宝很快就要出来了。”姜时愿咬着牙,强忍着疼痛点头。
宫缩的间隔越来越短,疼痛也越来越剧烈,豆大的汗珠从她额头滚落,浸湿了枕巾。
但她心里却充满了期待——她马上就能见到自己和陆景淮的孩子了。很快,
陆景淮就带着接生婆赶了回来。接生婆熟练地检查后,
对陆景淮和张桂兰说:“宫口已经开了,看样子得等几个小时才能生。你们别在屋里围着,
保持空气流通,让产妇保存体力。”陆景淮虽然担心,却还是听话地退到了屋外,
在门口来回踱步,耳朵紧紧贴着门板,生怕错过屋里的任何一点动静。
张桂兰则在屋里帮姜时愿擦汗、喂水,不停地跟她说话,转移她的注意力。就在这时,
院门外传来了敲门声。陆景淮开门一看,竟是姜悦悦。她手里拿着一个布包,
脸上带着几分虚伪的关切:“陆大哥,我听说姐要生了,特意来看看她,
还带了点鸡蛋和红糖,给姐补补身子。”陆景淮想起之前姜悦悦的种种小动作,
眼神瞬间冷了下来:“不用了,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我媳妇正在生产,需要安静,
你先回去吧。”“我就进去看一眼,很快就出来,”姜悦悦不死心,还想往里闯,
“我是姐的妹妹,她生产我怎么能不在身边呢?”“我说了,你不能进去!
”陆景淮挡住她的去路,语气坚定,“你要是真为她好,就别在这里添乱。赶紧走!
”姜悦悦被陆景淮的气势震慑,不敢再坚持,只能狠狠瞪了他一眼,放下布包转身离开。
她心里满是嫉妒——凭什么姜时愿能顺利怀孕生子,还能得到陆景淮这么无微不至的照顾?
而她自己,却连孩子都怀不上。屋里,姜时愿的疼痛还在继续,但她听到了门外的对话,
知道陆景淮在为她挡掉不必要的麻烦。她深吸一口气,在接生婆的指导下调整呼吸,
努力配合生产。不知过了多久,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接生婆终于笑着喊道:“生了!
是个健康的大胖小子!”屋外的陆景淮听到哭声,瞬间红了眼眶,他快步冲进屋,
看到姜时愿虚弱地躺在床上,怀里抱着一个小小的婴儿,脸上满是疲惫却又带着幸福的笑容。
他走到床边,小心翼翼地握住姜时愿的手,声音沙哑:“时愿,辛苦你了。”姜时愿看着他,
笑着摇了摇头:“不辛苦,你看,我们的孩子多可爱。”张桂兰抱着孩子,
笑得合不拢嘴:“像景淮,眼睛鼻子都像!咱们陆家终于有后了!”屋里一片欢声笑语,
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这幸福的一幕。姜时愿知道,这个孩子的到来,
不仅让他们的家更加圆满,也让她和陆景淮的感情,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牵挂。
第十七章:喜得麟儿,悦悦生妒陆家添丁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
当天下午,邻里们就纷纷提着鸡蛋、红糖、布料赶来道贺,院子里挤满了人,
热闹得像过年一样。张桂兰抱着襁褓中的孙子,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逢人就夸孩子长得俊,
像极了陆景淮。姜时愿躺在床上休息,陆景淮坐在床边,小心翼翼地握着她的手,
眼神里满是心疼和温柔:“累坏了吧?好好睡一觉,家里的事有我和妈呢。
”姜时愿轻轻点头,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幸福。这几天,
陆景淮几乎寸步不离地守着她,给她擦身、喂饭、换洗衣物,连孩子的尿布都是他亲手洗,
笨拙却又认真的样子,让姜时愿忍不住笑。村里的妇联主任也特意赶来,
带来了县里给新生儿的补贴和一本育儿手册,笑着对姜时愿说:“时愿啊,你可真是好福气,
景淮对你这么好,孩子又这么健康。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说。”姜时愿道谢后,
妇联主任又跟张桂兰聊了会儿育儿经,才笑着离开。院子里的热闹持续到傍晚,
邻里们才渐渐散去,留下满院的喜庆和各种营养品。就在陆家沉浸在喜悦中时,
姜悦悦却在家里气得摔东西。她从邻居口中得知姜时愿生了个儿子,
还被陆景淮和张桂兰宠上天,心里嫉妒得发狂。她嫁给村长儿子这么久,肚子一直没动静,
婆婆早就对她有了意见,现在看到姜时愿过得这么好,她更是坐立难安。第二天,
姜悦悦又来到陆家,这次她没带任何东西,只是站在院子里,看着张桂兰抱着孩子,
阴阳怪气地说:“婶子,恭喜您抱上孙子了。不过我听说,男娃难带,以后您可得多费心了。
不像女娃,贴心又好养。”张桂兰听出她话里的酸意,却没跟她计较,
只是淡淡一笑:“男孩女孩都一样,都是我们陆家的宝贝。我们景淮和时愿疼孩子,
我这个当奶奶的,多费心也乐意。”姜悦悦碰了一鼻子灰,又走到姜时愿的房门口,
探头往里看:“姐,你生了孩子后,可得好好保养,别像有些女人似的,
生了孩子就成了黄脸婆,到时候景淮哥嫌弃你就不好了。”姜时愿正靠在床头休息,
听到这话,眼神冷了几分:“我的事就不劳妹妹操心了。景淮待我怎么样,我心里清楚。
倒是妹妹,还是多关心关心自己吧,早点给村长家生个孩子,也能让你婆婆对你好点。
”这话戳中了姜悦悦的痛处,她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却又无话反驳,
只能狠狠地瞪了姜时愿一眼,转身快步离开了陆家。看着姜悦悦消失的背影,陆景淮走进屋,
握住姜时愿的手:“别跟她一般见识,气坏了身子不值得。”姜时愿笑着点头:“我知道,
我就是看不惯她总来挑拨。咱们现在有了孩子,好好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陆景淮俯身,
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嗯,以后我们一家三口,会越来越好的。”阳光透过窗户,
洒在婴儿的襁褓上,孩子睡得正香,小嘴巴还时不时动一下。姜时愿看着身边的丈夫和孩子,
心里充满了满足——这一世,她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幸福,而这份幸福,
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愈发温暖绵长。第十八章:育儿日常,温情满溢自从孩子出生后,
陆家的日子变得更加热闹温馨。陆景淮给孩子取名“陆念安”,寓意“念念不忘,
平安顺遂”,姜时愿很喜欢这个名字,每天抱着孩子轻声念叨,眉眼间满是温柔。月子里,
姜时愿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张桂兰每天变着花样做月子餐,
鲫鱼汤、小米粥、红糖鸡蛋轮流换,
还会帮着给念安换尿布、哄睡;陆景淮则承包了家里所有的重活,
每天早上都会提前把热水烧好,晚上还会学着给念安洗澡,虽然动作笨拙,却格外认真。
这天清晨,姜时愿醒来时,发现身边没人,刚想起身,就听到外屋传来轻柔的哄逗声。
她悄悄走过去,看到陆景淮正坐在椅子上,怀里抱着念安,小心翼翼地摇着,
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儿歌:“宝宝乖,爸爸抱,
咱们等妈妈醒……”念安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小手紧紧抓着陆景淮的衣领,
时不时发出“咿呀”的声音,模样可爱极了。姜时愿靠在门框上,看着眼前的父子俩,
嘴角忍不住上扬——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简单却满是温情。陆景淮抬头看到她,
笑着说:“醒了?快来看看,念安刚才笑了,是不是在想妈妈?”姜时愿走过去,
轻轻抚摸着念安的小脸,小家伙立刻伸出小手抓住她的手指,力气还不小。
一家三口依偎在一起,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温暖得让人不想打破这份宁静。出了月子后,
姜时愿开始慢慢打理家里的事,偶尔还会帮邻里看病,但更多的时间还是用来陪伴念安。
陆景淮每天从地里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抱孩子,哪怕再累,只要看到念安的笑脸,
所有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村里的人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傍晚时分,陆景淮抱着念安,
姜时愿跟在一旁,一家三口在村口的小路上散步,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画面温馨又幸福。这天,李娟带着自家孩子来串门,看到念安长得白白胖胖,
忍不住夸赞:“这孩子长得真好,又白又壮,一看就是被照顾得好。时愿,
你这当妈的有福气,景淮对你和孩子这么上心。”姜时愿笑着说:“是啊,
景淮确实很疼我们娘俩。”李娟叹了口气:“不像我家那口子,每天除了干活就是喝酒,
孩子都不怎么管。还是你们家景淮靠谱,又能干又疼人。”正说着,陆景淮从外面回来,
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里面是他特意去镇上给姜时愿买的糕点:“时愿,你爱吃的桂花糕,
我给你买回来了。”姜时愿接过糕点,心里暖暖的。李娟看着两人的互动,
眼里满是羡慕:“你们俩的感情可真好,真让人羡慕。”傍晚,李娟走后,
姜时愿靠在陆景淮怀里,轻声说:“陆大哥,谢谢你,给了我这么幸福的生活。
”陆景淮紧紧抱着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该说谢谢的人是我,是你让我有了家的感觉,
有了牵挂。时愿,这辈子能遇到你,是我最大的幸运。”念安在一旁的摇篮里睡得正香,
小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容。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彼此的心跳声和孩子均匀的呼吸声。
姜时愿知道,这份平淡又温馨的日常,就是她这辈子最珍贵的财富,而这份幸福,
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永远。第十九章:悦悦求诊,时愿抉择日子过得飞快,
陆念安转眼已满周岁,能扶着桌子慢慢走路,还会含糊地喊“爸爸”“妈妈”,
成了陆家的“开心果”。姜时愿的医术在周边村镇也越来越有名气,
常有外村人特意来找她看病,她从不推辞,还时常免费给家境困难的人送药,口碑极好。
这天上午,姜时愿正在院子里教念安走路,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迟疑的脚步声。她抬头一看,
竟是许久没来的姜悦悦——她脸色苍白,眼底带着浓重的黑眼圈,整个人憔悴了不少,
和以前那个光鲜亮丽的样子判若两人。“姐……”姜悦悦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眼神躲闪,
似乎有些难以启齿。姜时愿停下动作,让张桂兰先带念安进屋,才开口问:“找我有事?
”姜悦悦咬了咬唇,犹豫了许久,才红着眼眶说:“姐,我……我想让你帮我看看病。
我嫁给村长儿子后,一直怀不上孩子,婆婆对我越来越不好,
连我男人也开始对我冷淡……我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来找你。”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沓钱,
递到姜时愿面前:“姐,这是诊费,你一定要帮我想想办法,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姜时愿看着她递过来的钱,又看了看她憔悴的模样,心里有些复杂。
她想起前世姜悦悦的算计,想起这一世她一次次的刁难,
可看着眼前这个被不孕折磨得近乎崩溃的女人,她又有些不忍——医者仁心,
她做不到见死不救。“钱你收回去吧,”姜时愿把钱推了回去,“我先给你诊脉,
看看是什么情况。”她让姜悦悦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指尖搭在她的手腕上,
仔细感受着脉搏的跳动。片刻后,姜时愿皱了皱眉:“你这是气血不足,加上长期情绪郁结,
导致内分泌失调,才难以受孕。情况不算严重,但需要慢慢调理,不仅要吃药,
还要调整心态,不能再胡思乱想。”姜悦悦听到有希望,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紧紧抓住姜时愿的手:“姐,那你能治好我吗?只要能治好,我以后再也不跟你作对了!
”姜时愿抽回手,语气平静:“我可以给你开方子,但能不能治好,还要看你自己。
你要是还像以前那样,整天嫉妒、算计,再好的药也没用。”姜悦悦连忙点头:“我知道了,
我一定改!姐,你放心,我以后再也不惹你生气了。”姜时愿转身回屋写药方,
心里却很清楚——姜悦悦的性子未必能真的改变,但作为医生,她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她把药方递给姜悦悦,又叮嘱道:“这方子每天一副,煎服两次,连喝一个月。
期间别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多出去走走,保持心情舒畅。一个月后你再来,我给你调整药方。
”姜悦悦接过药方,如获至宝,连声道谢后,匆匆离开了陆家。张桂兰从屋里出来,
看着姜悦悦的背影,有些担心地说:“时愿,你就不怕她好了之后,又来找你麻烦?
”姜时愿笑了笑:“她要是真能改,那最好;要是不改,我也不怕。现在我们有念安,
有彼此,她再怎么闹,也影响不了我们的生活。”陆景淮刚好从地里回来,听到她们的对话,
走到姜时愿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你做得对,医者仁心,没必要因为过去的事,
耽误了她的病情。不过以后要是她再敢对你不利,我绝不会饶她。”姜时愿靠在他的肩上,
心里满是安稳。她知道,无论未来遇到什么事,陆景淮都会一直站在她身边,
守护着她和这个家。而她,也会继续用自己的医术帮助更多的人,让这份温暖和善意,
在村子里传递下去。第二十章:悦悦转变,阖家安康自姜时愿给姜悦悦开了药方后,
姜悦悦果然按嘱咐按时服药,也很少再到陆家找茬。偶尔在村里遇到姜时愿,
她还会主动打招呼,虽然语气依旧有些不自然,却没了往日的敌意。一个月后,
姜悦悦如约来到陆家复诊。这次她的气色好了不少,眼底的黑眼圈淡了,
脸上也有了几分血色。姜时愿给她诊脉后,点了点头:“恢复得不错,气血比之前足了,
情绪也平稳了不少。我再给你调整下药方,继续喝一个月,应该就能有好转。
”姜悦悦握着药方,眼眶有些泛红:“姐,谢谢你。这一个月我听你的话,每天早起散步,
也不再胡思乱想,婆婆对我态度也好多了。以前是我不对,总嫉妒你、算计你,
你别跟我计较。”姜时愿看着她真诚的样子,心里的芥蒂也淡了几分:“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你好好调理身体,早点怀上孩子,日子才能过得安稳。”从那以后,姜悦悦彻底变了样。
她不再整天抱怨、嫉妒,而是跟着婆婆学做家务,有空就去地里帮忙,
村里的人都说她像换了个人。又过了两个月,姜悦悦果然传来了怀孕的消息,
她特意来陆家报喜,还带来了一篮子鸡蛋,脸上满是真切的笑容:“姐,我怀孕了!
真的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现在还不知道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呢。
”姜时愿真心为她高兴:“恭喜你,以后要好好养胎,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随时来找我。
”看着姜悦悦的转变,陆家上下都很欣慰。张桂兰笑着说:“这孩子总算想通了,
以后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日子一天天过去,陆念安渐渐长大,已经能跑能跳,
还会奶声奶气地跟在陆景淮身后喊“爸爸,等等我”,每次都能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姜时愿的医术也越来越有名,甚至有县城的人特意开车来请她看病,她依旧保持着初心,
对家境困难的患者分文不取,还时常免费送药。陆景淮看着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心里满是感激——感激命运让他遇到姜时愿,感激她为这个家付出的一切。这天晚上,
等念安睡熟后,陆景淮从背后轻轻抱住姜时愿,在她耳边轻声说:“时愿,有你在,真好。
”姜时愿靠在他的怀里,感受着他温热的体温,笑着说:“我也是。陆大哥,
我们以后会一直这么幸福下去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照亮了两人相视而笑的脸庞。
院子里的老槐树枝繁叶茂,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这个家的温馨与幸福。
姜时愿知道,前世的遗憾早已被今生的幸福弥补。她和陆景淮会带着念安,
在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土地上,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幸福篇章,直到永远。
第二十一章:邻里求助,医者仁心春末的一天,天刚蒙蒙亮,
陆家院门外就传来急促的敲门声。陆景淮揉着眼睛开门,只见邻居王大爷背着他的孙子,
脸色慌张地喊道:“景淮,快让时愿妹子帮帮忙!我家小宝突然发烧,烧得厉害,还一直哭,
镇上的医院太远,我们实在没办法了!”姜时愿听到声音,立刻从屋里出来,
看到小宝脸色通红,呼吸急促,连忙让王大爷把孩子放在床上。她伸手摸了摸小宝的额头,
又快速给孩子诊脉,眉头微微皱起:“是急性肺热,得赶紧降温、清肺。景淮,
你去院子里把那株晒干的鱼腥草拿来,再烧点热水;王大爷,你别着急,小宝情况能稳住。
”陆景淮立刻照做,很快拿来鱼腥草和热水。姜时愿熟练地将鱼腥草煮成汤药,
又用温水浸湿毛巾,给小宝物理降温。她坐在床边,耐心地给小宝喂药,
轻声哄着:“小宝乖,喝了药就不难受了,好不好?”小宝虽然还在哭,
为国科研七年,却被污蔑冒充真少爷青梅荣泽免费小说笔趣阁_完结小说免费阅读为国科研七年,却被污蔑冒充真少爷青梅荣泽
未婚妻用我特牌车送小助理,我拆穿后她悔疯了(苏惠猫罐罐)全本免费小说_新热门小说未婚妻用我特牌车送小助理,我拆穿后她悔疯了苏惠猫罐罐
朝争梁烨王永川最新小说全文阅读_在线免费小说朝争(梁烨王永川)
梁烨王永川朝争完结版在线阅读_朝争全集免费在线阅读
梁烨王永川《朝争》最新章节阅读_(梁烨王永川)热门小说
在修真界用APP修仙是否搞错了(林晓闲王铁柱)_林晓闲王铁柱热门小说
林晓闲王铁柱《在修真界用APP修仙是否搞错了》最新章节阅读_(林晓闲王铁柱)热门小说
在修真界用APP修仙是否搞错了(林晓闲王铁柱)在哪看免费小说_全本免费完结小说在修真界用APP修仙是否搞错了林晓闲王铁柱